跳至正文

查找并修复大脑中的bug

学者们常说,人类进化成直立行走的动物,才解放了双手,让我们成为智人。

然而这样的进化优势,却同时也让我们患上了四足动物不会有的病,比如人走多了、坐久了都会腰疼,那是因为脊椎受不了。

直立之后,让我们脊椎难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嗅觉变得不再灵敏,还要提前将胎儿排除体外,不然产道太窄头太大容易难产而死。进而,人类的“早产”婴儿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照料,不比小鸡、小马,生下来没一会就会自己跑动,寻找食物。

没办法,这就是进化的代价。比起我们的表亲黑猩猩只会用棍子来掏蚂蚁来吃,我们人类却有各种特色美食和甜点,就足以抚慰这点小小的缺陷。

身体有这样的缺陷不说,大脑也是各种不足。以设计观点来看,简直就是布线混乱、通路乱搭,还时常报警。这样的bug,要说不是一步步进化而来,而是人(神)为设计,打死我也不信。

在欧洲参观教堂建筑,你会时常有这样的发现:一座教堂明明建的时候,按照罗曼司风格而设,建着建着,风格就转向了哥特式,到了后来收工,又赶上了巴洛克风格流行,于是门楣立面又改成了弯弯曲曲的曲线。

以这种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也着实如此。最中央的老城区道路七折八扭,有罗马时期留下的广场,又有中世纪建造的城墙,往外扩展又是工业革命时期新富的豪宅,到了远处高楼林立,玻璃幕墙。

这是一个典型的“进化”而来的城市,自始至终缺乏统一规划设计,自由扩展,但也有某个时期人为设计留下的痕迹,五味杂陈,风格各异。不像大多数中国城市刻意规划的“新城”、“开发区”那样,风格统一、道路宽敞却在夜间毫无人气。

进化的方法,有时候称为“自下而上”的道路,设计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这里面差异颇大。

回过头来看看大脑的构造,就像上述的欧洲城市一般,一层层堆叠上去,功能分区不甚明了,各个神经通路弯绕不直,简直让人有毁掉重造之心,无奈生而有之,毁掉又无力重构,因此智能勉强用之。

这种自下而上的进化堆叠,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盖瑞·马库斯在《怪诞脑科学》一书中,称之为“克鲁机”,意思就像是你买了一套二手房,原本里面老奶奶留下的洛可可风的陈设装饰不舍得扔掉,后来又新买了一些现代家具,一起堆叠在家里,杂糅并序,有时候看起来也实在不搭和碍眼。

格列柯南

原书名:《克鲁机:人类大脑偶然且无目的的进化》

马库斯师从史蒂芬·平克,自然在语言学方面有独到见解。但真正作为本书基底的思想,却是来自于另一位史蒂芬,他是威尔逊、道金斯、平克等人理论的重要反对力量——演化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马库斯由此也算是“背叛师门”了。

古尔德反对社会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借用建筑学术语,提出了著名的“拱肩理论”。

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建筑知识。拱肩就是拱门上面左右两边的三角部分,为了把顶部做成平的,必须有这样的结构才行。这里的两块拱肩,便成了各种雕塑家发挥才能的地方。但是拱肩并非设计师当初设计故意留下来的,是支撑顶部结构的副产品。

格列柯南

拱肩

在威尼斯参观了圣马可教堂里纷繁复杂的拱肩绘画之后,古尔德“诗意”大发,立即顿悟出来一个道理,有机体的很多部件,并非有意为之,而如同拱肩一样,是一种副产品(人家参观教堂都能悟出来一个生物学理论,令我等看了无数教堂的人简直汗颜)。

格列柯南

圣马可教堂中的各色拱肩绘画

比方说,人类的肚脐眼,从进化上来说并非有意为之,非得在光滑的肚子中间留下一个难看的凹(或凸)造型,而是原本母体与胎儿之间传递营养的渠道,在胎儿诞生之后,便需要剪掉,形成了这么一个东西。

以此拱肩理论为基础,古尔德等人进一步批判了社会生物学家和后来的演化心理学家,非得要在人类的各种情感、机体和生物现象中,找出一个进化上的“适应性”原因,实在是大错特错。

古尔德批评的对象就包括:爱德华·威尔逊、理查德·道金斯、丹尼尔·丹尼特,还有马库斯的老师史蒂芬·平克。但这些人也并非吃素的,道金斯就在《解析彩虹》和《盲眼钟表匠》两书中专劈章节,来批判古尔德。

师从史蒂芬·平克的马库斯,丝毫不给导师脸面,在这本《怪诞脑科学》中,更是直接说道,“古尔德关于历史残迹(指的就是上文说的拱肩)的概念是我撰写本书的一个重要灵感来源。”

但有人站出来敲打敲打也是好事,不然演化生物学和演化心理学真的容易把一种副产品当作是具有适应性的问题。如前一段时间阅读的《生猛的进化心理学》一书中,说起“为什么男人都喜欢金发尤物”,就把西方审美观念当作是跨文化现象,把进化的副产品当作是具有适应性。

马库斯的著作中,时刻警惕着古尔德的教导,特别是强调大脑的缺陷所在。他从人类的记忆、信念、决策、语言等方面,逐一挖掘了我们大脑不过是一堆“克鲁机”,有着形形色色容易犯的错误。

认知心理学就提出来了人类认知的多个认知偏差(或叫认知偏误),维基百科上就列出来了上百个这样的偏误,例如: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基本归因错误等等。

这些认知偏差已经在许多著作中都有所讨论,例如提出来人类认知偏差最多的人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之中都有所提及。

马库斯将这些认知偏差与大脑的进化缺陷联结起来讨论,也算是略有创新之处。而书中给出的13条建议,倒是值得提出来,供我们自己查找脑中的bug。

这里结合自己的认识(或许有偏差),简要地说明一下这十三条认知箴言:

1、多考虑其他选项

路不只有一条,思维也并非只有一种途径,遇到问题时别先捡熟悉的方法,试试其他可能的选择。

2、跳出问题框架

换一种角度提出问题,或是看待别人的观点。比如,有报道说韩国人认为汉字是发源于韩国,这是媒体的误导,还是自己观念的成见?

3、相关不等于因果

这是大多数人还有专家都容易搞错的看法。两件事情相关,并不表示一个事情导致了另一个。男人的鼻梁和下体尺寸相关,但意思并不是鼻子大的某方面的能力就越强。

4、考虑样本大小

小样本更容易出特例,大样本则比较平均。时刻记得,大数定律是铁律,抛五次硬币有可能四次都是正面朝上,但抛的越多,正反面出现的概率才会一样。

5、预先约束自己

你要戒烟,你知道和抽烟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戒不掉,那么就少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未雨绸缪要好过冲动行事。

6、设定目标后制定应变方案

我们常说计划不如变化快,那是因为你没有将变化考虑在计划内。新年制定的减肥计划或是储蓄计划,别总是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实施细节按照每个月的进度来安排,并在遇到甜品或是急需用钱的时候,有备用方案。

7、累的时候别做重大决定

正如睡觉前不要规划明天的事,累的时候千万被做重大决定,否则你会后悔。除非你是想趁着女朋友累如狗的情况下求婚,能够提高成功率。

8、权衡利弊与收支

记得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没有精力去做另一件事情了,所以考虑你的所得和所失,权衡一下再行动。别光考虑好的一面。

9、举头三尺有人看

时刻谨记自己的行为有人盯着,特别是想象是你的孩子或是爱人,那么你偷偷摸摸地干下的那些事情,是不是该收手了呢?

10、疏远自己

近看我们看不清别人,当然也看不清自己。别总是拿未来贴现,试着想想5年后的自己是否对这个决定感到不后悔,不满意。

11、少跟我说故事

一个人的观点背后总是有着一套故事。闲聊可以,但你要是拿自己和别人的奇闻逸事来当作申辩和论证的材料,就省省吧。多相信统计,少信点故事。

12、分清轻重缓急

很多时间管理的人都知道,事情分为轻重缓急,那么就别一有事就当下回应,有些事情可以等,但有些重要的却不能拖。

13、理性!理性!理性!

古语讲三思而后行,所以这里有三个理性。做事情切莫出自直觉,你的直觉通常不靠谱。别做认知吝啬鬼。


以上13点,并非普通鸡汤,而是建立在谨慎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鸡汤。

共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