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二元地看待世界。黑与白、男与女、阴和阳等等……。
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面,有助于我们清楚地看待世界。但任何智商健全的成年人都知道,没有绝对的黑与白,男与女之间即便也有模棱两可的时候。
世间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反面,没有反义词。
比如,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在英语里并没有与“脆弱”(fragile)相对应的反义词,于是他发明了“反脆弱”(antifragile)一词,来形容一个事物或人,在遭遇到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的挫折和伤害之后,能够越战越勇,具有很强的韧性。
但韧性却不是脆弱的反义词。韧性只是强调在外部压力下,能够保持自身完好的属性。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听说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一种在经历了战争、亲人死亡或者其他巨大伤害之后,心理上留下来的阴影。
然而,也有很多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反而愈加加强,越挫越勇,可以说是创伤后成长,塔勒布认为,这就是反脆弱的代表。
还有一个词,或许能够与脆弱构能成反义词,那就是“鲁棒性”(Robustness),这个粗鲁的音译词汇,实在是词不达意,非常难看,简直可以说是玷污了中文。但鲁棒性其实与强韧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塔勒布也不愿意使用这个计算机专业里的词汇,才发明了“反脆弱”这个词。
找到了脆弱的反义词,塔勒布提出来了自己关于反脆弱的理论。就像波普尔提出“证实”的反面:证伪,所以才在思想界、学术界影响巨大,成为检验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依据之一。
我们习惯于从一个词的正面意义上去理解,认知科学称其为“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简单来说,我们喜欢找到支持自己理论和观点的证据,而对于反驳自己理论和观点的证据置之不理。
由此说,要想更好地去理解一个理论,应该找到该理论的反面。像是你理解一个女人,需要在有男人对比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理解女人,不然你从女性单个性别所观察而得的行为和心理,以为就是整个女性独有的特征,这样就不合适。
比如,很多女人喜欢“情感用事”,无论你从自己身边的女性观察,还是听朋友说起自己的女朋友如此,你可能会得出女人就是情感用事的动物。但是,很多男人也情感用事,这样如何解释?所以,情感用事可能并不是描述一个女人独特特征的词汇。
相类似的还有,女人的智商,实际上男女两性在这方面没什么太大的先天差异,更多是后天环境和自我性别认同所得出来的结果。有实验发现,让女性单独去解决数学问题时,她们表现的和男性一样优秀,但是当男女混合去解决问题时,女人对数学问题就倾向于表现出不懂、很难的结论。是因为这个时候,女人把自己带入了不会解决数学问题、智商不高的性别认同之中。
前言写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引入这样一个话题,那就是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来的“心流”概念。
自契克森米哈赖在1960年代提出这个词之后,“心流”成为了好莱坞电影里常见的台词,也成为了心理学中被频繁引用的概念之一。契克森米哈赖随后又与塞利格曼共同推进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心流”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当你干某事时候的忘我状态。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自然调查法”,就是给被试带上一个呼叫器,让他们回到生活之中去按照他们平常的方式去生活,呼叫器随时响起,被试就立即填写一个准备好的问卷表,回答此刻在做什么?心情如何?感觉是怎么样的?
通过一周以上的问卷填写,契克森米哈赖将其汇总,他发现当人们在专心地去做某事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一种沉浸在对象事物中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下,人们心态平静,幸福无比。因此,他给这种状态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心流”。
比如,画家在绘画的时候,作家在写作的时候,普通人在全心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工作内容并不无聊,有些许挑战,但挑战又不是你的能力所达不到的,当这个事情吸引你的全部注意力的时候,就达到了“心流”。
这个理论说起来挺简单,但契克森米哈赖却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我们普通人所知道的东西予以证实,并提出来了自己的理论。
练习过冥想和内观,或是读过《当下的力量》的书籍的人,都能够比较认同“心流”的说法。内观就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冥想的方法,与禅宗的“烧饭劈柴皆是佛法”一样,体验你在做任何时候的心理状态,不要分心到未来或是过去的忧思之中。
比如,吃饭的时候,体验饭的口感、味道和咀嚼时候的滋味,就是一种内观,走路的时候观察自己的步伐,身体的运动,也是一种内观。这就是活在当下的体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光是在你做某件工作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才能够产生“心流”,冥想和内观的方法就是教会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体会到这种状态。
然而,我仍是对于“心流”这个说法抱有疑虑,在介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心理学家著作推荐(人格方向)》的时候,我表达了对契克森米哈赖理论的担忧,那就是:
如果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比如杀手在切割被害人尸体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心流,那么此心流与我们普通人工作时候体会到的心流有何不同?
当然,契克森米哈赖及其理论的支持者可以辩解,这种心流状态必须是合乎道德与法律的,必须具备创造力的,必须是不能够伤害别人的……
但即便是这样强行辩护,仍然打消不了我对于该理论的疑虑。
这时候我想到了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的研究。在演化心理学家看来,“情绪”的产生是一种演化上的优势,能够让智人更加具备适应能力。例如恐惧能够让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候迅速反应,开心能够让我们与团体和谐共处,沮丧能够让你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
情绪是一套自动化的系统,我们后来发展出来的理智很多时候无法控制情绪。一旦我们情绪莫名地上来,你很难理性的行动。心理学的实验也证实了情绪的重要性,被试在实验室被主试官故意激怒或是轻视,之后让他们进行智商能力测试的时候,就表现的非常差劲。
每个人的情绪默认设置选项是处于一种平和状态,既不悲也不喜。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
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被打断,我们在工作中的平和状态就被打断,而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不好。
例如,当你开车行驶在顺畅的高速路上时候,你心情平静,思绪飘在别处,一旦进入了城市,时不时的红绿灯和堵车,就会让你的情绪开始烦躁不安,极容易变成路怒症状态。
睡觉被吵醒、手头上的工作被打断,走在人行道上被前面的人所阻挡,思考的时候被噪音所干扰,看电影的时候被前排时不时走来走去的人或嗑瓜子声所打断……,都是你的“心流”被打断。
因此,我们可以说契克森米哈赖所提出来的
“心流”不过是一种情绪的默认状态
情绪不习惯被干扰,一旦这种默认状态被阻断和打扰,就会产生情绪的变化,基本上都是朝不好的方向所发展。而且这种情绪是自主的,不受你控制。可能是因为早上起来早餐摊上被一个人所插队,或是路上遇到了一个斜眼瞪着你的人,都可能干扰你的情绪。
由此,我们发现了“心流”不过是被干扰后的情绪所产生的焦虑、不安和生气等状态的反面。只有理解了不良的情绪为何产生,我们才能够理解了“心流”。
如何回到情绪的默认状态,产生“心流”的体验?一方面,若是你想全身心投入某个工作或事情之中,就关闭尽可能的外界联系方式。另一方面,你预期到你的工作状态会被各种问题打扰和打断,就调整自己不愿被打扰的心绪,接受一种随时可能的变动。
当然,你还可以使用内观来帮助自己回到当下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