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想翻开《红楼梦》来读,但却读不下去。后来又翻了无数次,每次翻开之前就打算一定要读完这本名著,不然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自己没读过。但每每只能勉强自己看到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那段,之后的部分觉得索然无味,只好作罢。
反倒是喜欢《三国演义》,记得小时候坐在邻居家的门墩上,津津有味地翻看,虽然一些不懂的古语和古文字,但并不影响阅读的兴趣。
随着学历的增长,渐渐有了专业兴趣,而每个专业都会有人给你推荐很多书单,包含该专业必读的经典书籍。这些书单中的书,有些值得读,有些则枯燥乏味。
例如学经济学的时候,仿佛不读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博弈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经济的。但萨缪尔森和博弈论这些书,读起来实在没有意思,不如读一读哈耶克或是波兰尼来的清爽。后来知道,幸好这些人的书没读进去多少,也较少受到这些人思想的荼毒。
文学上除了名著,外国文学读的更少,什么托尔斯泰、歌德与福楼拜一概没有读的欲望。往近一点的说还有中文系学生比较爱显摆的博尔赫斯,或是文艺青年爱提一提的村上春树。这些人的书没兴趣看,也读不进去。读了哲学之后,反而觉得哲学思考的纯粹性更便利,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人生道理,何必非要去读大部头的小说呢?
但这的确是我自己的偏见,读小说自有其外部效应,理论说的太清楚,反而越不符合实际的生活。然而,我还是拒绝阅读这些人云亦云的名著。
说道电影,有了更为确定的评价指数,IMDB或是豆瓣Top250,都给喜欢看电影的人提供了一个影单。但是,即便是在200名以内的那些经典电影,很多的确不错,但很多实在不符合胃口。例如,《教父》系列,我便看不下去,还有《星球大战》,还有《蝙蝠侠》。
说道《蝙蝠侠》,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DC差漫威有多远的文章。被一些DC粉,包括漫威粉的谩骂。然而,无论他们觉得《蝙蝠侠》的黑暗骑士有多深刻,但我对《蝙蝠侠》中虚拟城市的设定,还有富二代装酷式的佐罗式侠情,表示不屑一顾。
我在思考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时候,我发现了可以支持我的理由。最近在读《黑天鹅》,有些段落深感认同:
人们喜欢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因为艺术品本身,还为了使自己感到属于某个群体。通过模仿,人们彼此靠近了,也就是说,靠近了其他模仿者,这能使人们远离孤独。
作者研究指出人类社会中,往往是赢家通吃。例如,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其评价和销量不是遵循平均数(高斯分布,或曰钟形曲线),而是一个畅销作家的作品销量占据了图书用销量的90%,而其余作家的书可能销售了几本而已。
影视和文学作品的评价也遵循同样的道理,评价越高的作品,未来只会赢得更多好评。后来者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对于影片的大致评分,如果评分高自然会带着崇敬的眼光去寻找影片中的亮点,而评分低的电影在观看时候就想吐槽这部电影到底如何蹩脚。
然而,这样的评分制度,使得很多优秀的作品就被淹没。
读过的书远远不如未读的书有价值
我们知道很多名家都有作品被拒的经历,很多学者也都有被知名期刊退稿的轶事。这也说明了即便是专业审稿的编辑也会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而丧失判断,当作者成名后,之前被退稿的作品却会再次被拿出来,当作某个领域的开路先锋。
经典作品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光环效应”之中,人云亦云让你觉得自己是认同某部作品的一个群体,如果你不会因为拒绝经典名著而感觉到孤独,那么请大胆地对不喜欢的作品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