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扫除成见:别叫她为经济学家

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

在坦克、火箭各种武器和兵种列队经过主席台之后,是一队着黑衣的文职人员。

赫鲁晓夫问:“他们是谁?”

克格勃头子答:“他们是经济学家,如果需要,我可派遣他们去美国,保证他们会把美国经济搞成一团糟。”

这虽然是个笑话(更多有关经济学家的笑话见《经济学家的冷笑话》),但的确,70年代前后西方的经济滞涨让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跷跷板”经济理论(经济学专业黑话表述为“菲利普斯曲线”)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难道这些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们真的是“红区”的卧底?但也不能解释为何同时期的苏联也遭遇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或者说,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卧底经济学家还是社会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家都只有搞乱经济的能力?

Jane Jacobs的《城市与国家财富》首先从这个时期的经济滞涨入手,带领我们从坎梯隆(较亚当·斯密较早的法国经济学家)开始,回顾并批判了亚当·斯密以来供给学派(其经济学家有斯密、约翰·穆勒、大卫·李嘉图、让·萨伊以及货币主义者)和需求学派(包括马克思、凯恩斯及其信徒)共同的错误,那就是相信物价与就业之间有反向联系:即物价升高表明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失业率较低;反之通货紧缩时期必然是失业率较高。政府只需要在失业率高时,提高几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就能解决问题,或者在通货膨胀较高时提高一点失业率。而“滞涨”让这个“翘翘板”两端翘起,因此,Jacobs认为就必须切断这个联系才能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问题。

随后,作者继续挑战我们的常识,国家在政治和军事上可以是一个实体,但在经济世界里,根本没有一个国家这个层面上的实体存在,它只是其他各种不同经济实体混合而成的虚拟体,而关于国家、国民财富、GDP等等宏观经济领域的所有指标、概念都来自于重商主义以及亚当·斯密那本知名的《国富论》(全称为《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认为只有抛弃掉这种教条,把经济的实体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城市”拿出来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逻辑。作者提出应该把“进口替代”理解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过程。

所谓的进口替代就是一个城市利用本地的出口产品来进口其他城市地区的产品,进而对进口的产品进行本地化替代,即本地的企业通过模仿、创新等手段为本城市的消费者生产以前进口的主要产品,并进而出口到其他城市。关于进口替代,Jabobs已经在《城市经济》里有详细的论述,见我的《回来城市吧,乡亲》

有五种力量推动着城市的“进口替代”过程,他们是市场、工作机会、企业移植、技术和资本。这五种力量常常是共同出现的,彼此之间处于大致合理的平衡状态,单独出现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往往会对一个城市造成严重的问题, 并很有可能使城市进入到了衰败的惯性力量之中。

城市腹地:这个词比较容易产生误解,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城市的周边地区,作者认为80年代最稠密的城市腹地(本书出版于1984年)是东京,并举了一个 东京腹地蓧原的例子说明了这个地区如何在五种力量下获得发展的,这对于处于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带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供应基地:这种经济模式如果能从单独的为其他城市出口供应原始资源转变为能催生进口替代城市,那么他们就能提供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些地区成功的有香港、新加坡、首尔等。但是,如果一个城市或者国家仅仅满足于出口基础的产品来换取较富裕和先进的他国的产品,而不是将进口的产品进行本地化生产,那么这个地区就会陷入困境,即使在最初的那些年里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如乌拉圭的畜牧业出口、赞比亚的铜矿出口,南美、非洲、当然还有中东很多地区都是这种供应基地发展失败,城市的五种力量不平衡后出现的问题。

后面的几个章节里,Jacobs以这五种力量为分析框架,分析了类似于供应基地的被遗弃的地区、被圈占的地区和经济停滞地区的问题,一般认为,这些落后地区需要发展就需要引入外部资金、引入工厂入驻。然而,实际上大量外资、外企(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外部)的引入,如果不能催生本地的进口替代过程,同样于事无补,最终反而使的该地区更穷,其结果可能是既没有是当地摆脱贫困,又使得该地区的自然资源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城市通过进口替代过程,其本地化的产品可能并不能再返销到最初的母国,但其通过与落后城市建立贸易关系,逐步开拓市场,而落后的城市也开始进口替代过程……这样可能一个城市的发展就带动了一片城市。如威尼斯就是通过对拜占庭逐渐发展,而带动了整个中世纪后期欧洲城市发展的。

把民族国家当作经济实体使用关税和补贴等政策以及民族国家统一的货币使得政治区域内不均衡城市得到不同的后果。这种城市和国家的冲突本身可能会使本来发达的城市走向衰落,整个国家经济也会出现下滑,以致走不出经济低迷的困境。

作者提出了一种设想,即各个城市有自己的货币,通过汇率机制,城市本身就能根据其发展状况来调节经济运作。这种设想不是空想而是中世纪的常态,只是19世纪以来民族国家使得其变的不可想象。挪威脱离了瑞典、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后各自获得了其发展的优势。如果真正是一个发展经济主义者,那么就需要拚弃民族国家的成见,从城市的主权分离开始。

引用Jacobs在最后一章的话来结束本文:“成功的经济发展在本质上说必须是终点开放型的,而不是目标导向型”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因为创新常常是随意的、无法预见的……“用目标明确、规划长远和决心坚定的方式去完成某个任务的产业发展战略,则属于一种军事化的思考方式。”

《扫除成见:别叫她为经济学家》有4个想法

  1. ————–"这些落后地区需要发展就需要引入外部资金、引入工厂入驻。然而,实际上大量外资、外企(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外部)的引入,如果不能催生本地的进口替代过程,同样于事无补,最终反而使的该地区更穷,其结果可能是既没有是当地摆脱贫困,又使得该地区的自然资源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
    倘若,引进再引进,如何催生?

  2. hi,我是blogbus的魏武挥,横戈转给我一个关于合作的信息,我们很有兴趣。我的msn是weiwuhui@hotmail.com,或可先通过IM沟通?

  3.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那个作者么?
    博主 对 oleg 的回复: 2008-12-29 09:40:40
    正解。思想总是不局限于某个方面。

  4. 关于“供应基地”的理论,请问是《城市经济》里的,还是《城市与国家经济》里的?我想找来学习。
    博主 对 hejianing 的回复: 2009-05-18 15:50:30
    就是这本《城市与国家财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