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本周阅读了两本演化心理学的著作,加上之前阅读过的两本书,一起推荐过来。并说说演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
虽然在中国的初高中生物学和历史课中,演化论(进化论)作为知识背景已经贯穿其中。然而,普通人对于演化论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斯宾塞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样一个粗略的概括上。
因此,导致人们对于演化论的理解,还只是希特勒的种族清洗理论。很多中国人仍然津津乐道地谈论着“雅利安人”、纯种、血统等等。也就是说,对于演化论的认识,还是一百年前严复、高尔顿的论调。
事实上,而今在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中,演化论无疑都成了一种基础范式理论。正如大爆炸在天文物理、板块构造在地球研究中一样。
以演化的角度谈论心理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正如基思·斯塔诺维奇在《这才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心理学一直以来缺乏一个宏大的统一理论,如何整合多个心理学分支研究所产生的各种理论,就成了演化心理学为自己所设置的目标。
从演化角度来讨论心理问题,统合了近因和远因的解释。例如,情绪一直是心理学、尤其是精神病学所研究的重点对象,临床心理学对于各种非正常心理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然而只是解决了一些近因。
压力可以让人产生焦虑,通过神经学的研究,我们知晓了控制情绪的杏仁体和前额皮层的机制,但为何会有压力,人脑这种功能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适应性”问题,就由演化心理学家负担起了重任。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孕妇的“晨吐”反应,如果只是单纯从医学角度来看,需要治疗这种病症,减少晨吐反应。但从演化的角度来看,“晨吐”是一种适应性解决方法,研究发现,怀孕早期的胎儿最容易流产,在成人所吃的食物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毒素,成人可以消化,但却容易损害胎儿。
因此,晨吐是让母亲将不该吃的东西吐出来。怀孕早期越是晨吐厉害的孕妇,比起没有晨吐的孕妇,生下来的孩子更加健康,而没有晨吐反应的也更容易流产。
达尔文在早年的著作中,就给予了演化心理学一种启发式见解,然而直到1960年代,心理学基本上还是与演化论不沾边。自E.O.威尔逊在70年代中期提倡以生物学介入人文科学的研究遭遇到了抵抗之后,这样的“融通”之路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融合和越来越快。
80-90年代,演化心理学异军突起,虽然在有些人看来,不过是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旧瓶装新酒,但此时的学界,早已经不像是20年前那样,充满了愤怒之情。
尤其是1992年,Jerome Barkow,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合编的《适应的心智》(The Adapted Mind)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演化心理学开启了一个新的心理学门类(可惜的是,这本书仍尚无中译本)。
当今活跃的演化心理学者中,都可以在《适应的心智》一书中找到他们的文章。例如,斯蒂芬·平克、马戈·威尔逊和马丁·戴利、戴维·巴斯等等。
在戴维·巴斯所主编的《演化心理学手册》(The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5)中,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的首篇文章,就介绍了演化心理学的不同之处,他们提出了四点当前科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1. 认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清晰的语言,描绘了心理加工信息的机制。
2. 古人类学和狩猎采集研究,以及灵长类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人类祖先如何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数据。
3. 动物行为、语言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展示了人类心智并非一块“白版”,我们的大脑在出厂前已经预制了一套解决机制。
4. 演化生物学革命性地发现,为研究人类心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Leda Cosmides和John Tooby认为,动物行为学研究结合了上述的2和3条,社会生物学将2和4的研究结合起来,有时候涉及到了3。认知科学将1和3联系了起来,但较少提及2和4。认知神经科学部分地接受了1和3,但却忽略了2和4。
认知科学之外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缺乏1的内容,大部分时候没有3,几乎很少涉及2和4。而演化人类学关注2和4,却忽略了1和3。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对以上4个方面的关注都很缺乏。
我觉得,这两人的概括,基本上指出了演化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演化心理学的目标就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统合起来,实现威尔逊所说的“大融通”。(下图是我根据他们所述绘制的图)
因此说,学习演化心理学,必定要具备以下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首先就是演化生物学,我本人在去年的阅读中,基本上围绕着演化生物学所展开,见《一个文科生如何自学一门自然科学》。这里涉及到了很多演化生物学的理论,例如特里弗斯的互惠理论,汉密尔顿法则,当然还有道金斯、威尔逊等人的论点。
其次就是认知科学的内容。这个内容又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其二就是信息科学中的信息论、控制论等内容。而今年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则是至少将认知心理学的部分学透一些,信息科学等部分留待日后再学,毕竟也不是我的强项。
最后一个主要内容脑神经科学的部分,这个部分我已经介绍了不少。毕竟谈论认知加工过程或是情绪产生激活的脑区时,至少你直到说的前额叶皮层是在哪个位置。
此外,博弈论对于研究人类交往和互动有重要意义,也是不可不知的部分,起码在研究道德问题时,你至少知道什么是“最后通牒博弈”。
回到本周所读的书上,邓巴等人所著的《进化心理学》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教材,演化心理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都在这本书里有所讨论。
此书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其中的一些术语的翻译,并非是通俗译法,例如fitness通常翻译为适应度,此书却翻译为“适宜度”;道金斯所说的复制子(replicators)和载体(vehicles)却分别翻译成了复制因子和运载器;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s)却翻译为建群者效应等等。需要熟悉演化生物学的人,自行转换才行。
另一本书叫做《生猛的进化生物学》,此书算是个小的业余读物,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稍微反面的教材。我对于此书的评价是,阅读演化心理学的著作,要时刻警惕两大原则:其一,这种现象是否跨文化共有的;其二,这种现象是不是其他演化而来的副产品。例如,书中提到人们对于金发碧眼美女的喜爱,就不是一种跨文化共有的现象,这点无法令人信服。
此外,戴维·巴斯所著的《进化心理学》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读本,戴维·斯隆·威尔逊的《进化论与生活》让你能够切身地明白演化与你自己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有一本《视读进化心理学》的著作,充满了图片,也更加明白易读。迈克尔·舍默的《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一书,让我们看到了交叉学科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