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几个心理学家,主要领域是研究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一个人从小长到大,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而教育心理学通常与之有很多重叠的部分,作为学校、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成长,设计课程、推动学习并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做父母的来说,听从一下心理学家对于育儿和儿童成长的专业研究,比道听途说相信一些虎爸虎妈、公公婆婆的教育方案要好很多。
由于本人关注这个不太多,以下仅简单介绍一些,更多内容可以参看一下这些心理学家的书籍。
22、威廉·戴蒙|发展心理学|《人生观培养》
威廉·戴蒙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和社会发展。戴蒙反对以孩子为中心、着重自尊培养的教育模式,反而提倡一种对于孩子更高的期望,才能让他们建立更高的人生目的。
《更高的期望》(原作1995年出版,未有中文翻译)获得了当年的家长选择图书奖,随后的《通向目的之路》(2008年出版,中文版于2015年以《人生观培养》出版)更是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共鸣。
此外,针对心理学专业人士,中文还翻译出版了戴蒙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总共3卷6本)。
23、霍华德·加德纳|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智能的结构》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主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小时候在操场上经常看到的标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东亚地区影响颇大。加德纳后来也将其理论应用与商业培训等地方。
《智能的结构》就是这种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因为加德纳的影响力,所以中文出版他的书籍也相当多。像是《改变思维》、《杰出的头脑》、《多元智能》、《重构多元智能》、《艺术·心理·创造力》等等。
虽然加德纳的理论在商业领域、教育领域等应用广泛,但批判家指出他的理论缺乏实证支持,用之慎重。
24、卡罗尔·吉利根|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同的声音》
吉利根的头衔上还应该加上女权主义者,她反对男权视野下的道德研究和推理。
1982年以《不同的声音》成名。后来又提倡一种与父权主义下的“正义伦理”(ethics of justice)完全不同的“关怀伦理”(ethics of care)。无论如何,算是女性在这个领域里的发声之作。
中文仅有这本《不同的声音》翻译出版过。除此之外,吉利根还出版过《描绘道德的版图》(Mapping the Moral Domain,1989)、《在十字路口相会》(Meeting at the Crossroad,1992)、《在有声与无声之间》(Between Voice and Silence,1997),以及《加入抵抗》(Joining the Resistance,2011)等论著。
25、艾莉森·高普尼克|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宝宝也是哲学家》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也是女性,但不是女权主义心理学家。她发现儿童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非常类似于贝叶斯网络,并为此建立了数学模型。
高普尼克最大贡献还在于发现了儿童的心理并非如同约翰·洛克所说的“白板”一块(见关于“斯蒂芬·平克”的介绍),她也对“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作出过贡献,就是在4-5岁孩子身上发现才具备了这些能力。
高普尼克的书中文翻译也仅有一本《宝宝也是哲学家》,其他未翻译的还有2000年出版的《宝宝如何思考》(How Babies Think: The Science of Childhood),2016年出版的《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等。
26、杰罗姆·凯根|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三种文化 : 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人性火花》
杰罗姆·凯根 (Jerome Kagan) 早年关注的是童年创伤是否对后来的人格发展有持续的影响。后来转向儿童气质类型的研究,他认为个体气质的差异既受环境又受基因的制约。
凯根的著作的中译本有《三种文化》(原作2009年出版,中文版于2011年出版)、《人性火花》(原作2013年出版,中文版于2015年)。
此外,他于2012年还写了《心理学的幽灵》(Psychology’s Ghosts: The Crisis in the Profession and the Way Back),2016年的著作《论人之为人》(On Being Human: Why Mind Matters )都尚未有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