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人类起源,还欠缺中国浓重一笔

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都是有着比较深厚历史,积累了丰富研究成果的学术领域。

在这几个领域里,你能想到的,前人都已经说了,要想真正提出具有原创性,又具备科学基础的见解,几乎比登天还难。

本学科内很难有创新,而来自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却会打破这些领域里的平衡,让原本相持不下的局面,有了新的面貌。

这个闯入者就是来自生物学里的遗传研究,并已经悄然形成了一个叫做分子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如若你是这几个领域的一员,厌倦了各个门派之间的争斗,不妨来了解一下DNA带给我们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

在利用遗传信息探索人类起源的译介著作中,目前看过的有这样四本,而它们恰恰代表了分子人类学研究历程的几个方面以及最新进展。

1、奠基者:斯福扎著《人类的大迁徙》

https://www.jianshu.com/p/e3a3bbc35e2d

《人类的大迁徙》中文版封面

一年前捧起这本书的PDF影印版的时候,简直爱不释手,同时相见很晚的感觉油然而生。

1995年此书出版不久后即被译介为中文(1998年出版),若是早些年读到,恐怕现在也不会钻到故纸堆里去研究历史,而是坐在某个DNA实验室里,通过基因测序来给历史一个准确答复了。

此书是斯福扎那本划时代意义的巨作:《人类基因的历史与地理》(1994年出版)一书的科普版,正如《人类基因的历史与地理》带给此后的研究者们许多灵感和指导一样,这本科普著作给我这个学历史的人同样的启迪。

如《人类起源的故事》作者大卫·赖克(下文介绍)所评价的那样:

1994年,《人类基因的历史和地理》一书出版,这标志着卡瓦利-斯福扎的学术巅峰,它综合了当时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和遗传学上的发现,讲述了一个人类辗转发展的宏大故事。

后面介绍的几个研究者,或多或少都是斯福扎学术领域的徒子徒孙,他们的导师要么是曾跟随斯福扎做过研究,要么是他们自己曾拜入斯福扎门下。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就是定论了。然而,毕竟斯福扎当年的研究只是基于血液中的蛋白质所做的测量,数据不仅缺乏,而且技术水平有限。因此,导致了斯福扎几个重大结论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

赖克把斯福扎比作带领以色利人出埃及的摩西,同时也如同摩西一样,并没有把人们最终带到应许之地,接下来的重任就交给了他的继任者们。

2、线粒体夏娃:赛克斯著《夏娃的七个女儿》

https://www.jianshu.com/p/e3a3bbc35e2d

《夏娃的七个女儿》中文版封面

书名虽然听起来像是一本历史小说,但内容确实实打实的科普。

我们都知道,细胞核里的DNA是复制编码、调控遗传信息的核心。然而,位于细胞核之外,还有一段线粒体DNA。这段DNA短小,只占总数的20万分之一左右,它只通过母系遗传,即“传女不传男”,所以它就成了人们用于揭开人类起源的关键。

线粒体DNA短小,比较好测序,因此这也是在斯福扎之后,研究人类起源的遗传学家重点关注的部分。

布莱恩·赛克斯在2001年出版(中文版于2005年出版)的这本《夏娃的七个女儿》,讲述了自己和同行在线粒体DNA研究方面的故事,和当时的最新进展。这本书也指出了斯福扎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结论。

饶有趣味的是,赛克斯通过此研究追溯了欧洲人的七个母系祖先,并绘声绘色地以小说的方式描写了当时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最后的走向。

具体的内容我在这里不再重复,因为作者的研究结论如同斯福扎一样,很快被后来的最新研究所取代。

3、Y染色体亚当:韦尔斯著《人类前史(出非洲记)》

https://www.jianshu.com/p/e3a3bbc35e2d

《人类前史》中文版封面

韦尔斯的著作主要通过研究“夏娃”的伴侣:亚当所进行。也就是通过比较“传男不传女”的男性Y染色体,来追踪人类的父系祖先。

韦尔斯的著作仅仅比赛克斯晚一年出版,然而奇怪的是,两人的著作中竟然都没有提到对方的研究。

要说在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研究中,如果双方的结论能够一致,倒是给史前史研究带来不少成果。争议就在于,有时候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研究能够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不仅给原本就争论不休的史前史研究带来了更多的谜团,也让历史和考古工作者们,对于分子人类学的工作,疑心重重并充满了敌意。

如赖克所说,“古DNA革命一日千里。这项技术发展非常之快,现在发表的许多论文中使用的方法在几年内就会过时。”

幸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全基因组的研究,能够综合两者,并拨开云雾。

4、全基因组:赖克著《人类起源的故事》

https://www.jianshu.com/p/e3a3bbc35e2d

《人类起源的故事》中文版封面

上面几部著作,也明白了在分子人类学领域里的一波三折,如赖克引用黑格尔辩证法的说法,代表了从正到反,最终至合的统一过程。而赖克这本书就是最终的融合之作,也是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上所述,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各自追寻人类起源的时候,经常出现相反的结果。两者都只是针对人类全部60亿对核苷酸序列的一小部分进行的测序,而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那么通过全基因组进行分析,变得不但可行而且便宜,也更加可靠。

以前的遗传学只是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的证实和证伪,而此后的遗传学将为考古和历史指明道路。如赖克所说:

在2009年之前,这些遗传学的证据都属于无心插柳的产物,在主流考古学中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然而,到了2009年以后,全基因组数据开始大展身手,破天荒地对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甚至语言学中某些习以为常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而且还开始解决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矛盾之处。

仅举一例,研究者们根据全基因组的分析,预测了北欧人与美洲原住民共同拥有一个幽灵人群祖先:古欧亚北部人。而此后2013年在俄罗斯马耳他发现的男孩,正符合这种特征。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幽灵人群”等待考古发掘。

赖克的这本书于2018年出版,随后即于2019年被翻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具体的论述我们不再复述,因为件件都让人惊愕不已。

总之,其主题就是混血是人类成为人类的基石,我们不仅跟其他的人族如尼安德特人有过混血,各个人群之间频发混血,至今所形成的“种族”,不过只是人类全部历史的短暂一瞬间而已。


在这方面,中国目前的研究还差一大截,据赖克所说,国土面积是中国近二十分之一的西班牙,已经发表了396个古人类基因组(2019.3),东南亚也有43个,太平洋一个岛国就有26个。

而中国目前仅仅发表了一个古DNA研究(付巧妹等人于2017年关于田园洞人的全基因组),但也已经建立了好几个古DNA、分子人类学的实验室。人类起源的历史上,还等着中国的古DNA研究来涂上浓重的一笔。

最后,根据全基因组的研究,目前已知的是:中国汉族是由南北两个不同的群体所混血而成。所以,今后也就不要再讨论月饼、豆腐脑南北口味上的差异了。

https://www.jianshu.com/p/e3a3bbc35e2d

东亚人的遗传形成(摘自《人类起源的故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