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夜读完的小说有一种是靠情节取胜,象《达芬奇密码》,还有一种就是象《朗读者》。很难说他靠什么来吸引人需要用一夜读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也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那么是什么让我用一夜读完了呢?
确切的说是4个小时,剩下的5个小时里试图写出一篇评论来,结果除了理清故事情节外,一无所获,知道在看完后的第二周里才有写书评的冲动。至少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所做的思考。但只有当其表达出来的时候才能言说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象在豆瓣上仅仅做一个已读的标记。
先是那5个小时整理的线索和猜测:
1922年10月21日汉娜出生(秋),
1939年汉娜入柏林西门子公司(时17岁),
1943年秋汉娜加入党卫军(时21岁),米夏生于此年七月(夏)。1945年冬天集中营西迁时汉娜在卡塞尔,后辗转于多城市间。
1951-1959年间,汉娜居住于米夏所在的城市。
1958年汉娜与米夏结识(时36岁),米夏15岁中学六年级(苏菲肺结核,住院三年后,米夏毕业时出院),也是在秋天。1959年七月底或八月初汉娜离去,也就是米夏放暑假的前几天。
1965年汉娜与米夏重逢(时43岁——注意又是43),米夏22岁。时年六月底汉娜被判为终身监禁。同年圣诞节,米夏认识格特露德。
1966年米夏毕业,与格特露德一起当上了候补文官。大概是同一年两人结婚。
1974年左右,尤莉亚五岁时,米夏(时31岁)与格特露德离婚。
1983年,汉娜赦免申请批准,出狱当天自杀,时61岁,米夏40岁。
当列完这样一个数字生平的时候,故事就这样被支解了。但这种支解是为重构提供一些素材。
起先我以为这则故事有这样一种隐喻:汉娜与米夏象征了德国本身所经历的种种变迁。15岁的米夏正处于积弱的时期,这隐喻着三十年代德国所经历的大萧条;一个成熟的女人引导着一个正处于青春蠢动期的少年走向道德的边缘,是米夏的自愿还是汉娜的引诱?这不隐喻着这个企图从积弱和混乱以及屈辱中渴望自主并与欧洲其他成人的国家并肩的德国吗?米夏选择了汉娜,不也正如德国选择了国家社会党(ss)一样?……按照这样的方式,如同结构主义者列维-施特劳斯分析神话希腊,把没一种实践或特殊的符号都当作成隐喻的载体。
然而,我发现自己所作的结构分析是虚妄的,是生拉硬扯的。而现在我试图跳出小说本身的叙事,在更大范围里探寻它的意义。
德国二战后的小说、电影以及整个思想界特别是民众都在反思为何在二十世纪前的50年里自己国家就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小说中作者以律师之后,责问民众为何在大火烧死囚犯的时刻不挺身相救而又在事后指证当事人的罪过。这正如一个拍摄溺水现场照片的记者,在报纸上感叹社会缺乏恻隐之心,而从不会想到自己也有这份责任以及能力。
因此在战后时间里的文艺作品,所能引起关注的也正是那些反思的作品,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也期待着这份反思,德国本身也的确在做着这份反思,这是有时候我们不清楚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他们的这份姿态呢,还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良知(德国人康德所说的纯粹的道德律令)。
中国人虽然并未真切的感受德国的侵略,但也可以从这份反思中要求日本作出类似的举措,至少也要是相同的姿态,但我们没有看到,相反是一次次的挑衅。
同样,对于我们自己文革,又有多少人真真切切的象德国人那样去反思呢?我们多的是记述者所发出的伤痕吟叹,就连思想界都不曾彻底的长时间的反思,何以要求民众再去记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况且又是这些新生代们未曾经历的祖辈们的往事)。
回到小说,作者言及对汉娜审判的耗人,说生者仍要生存,仍要面对当下的生活,追忆或反思都让它过去吧。
但至少,你还需要一种姿态。
要看ing…….据说,是好书.于人性于心智.
不知,能否将德语翻译明白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