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诞生前的时代,我们还是生活会用纸笔写信的“石器社会”。
尤其是初中的那几年,获取外界信息,主要的渠道仍是靠单向传播的电视机和收音机。那时候流行交个笔友(精神上的约P),但我没有那个渠道,所以只能羡慕那些有笔友的学姐师兄们。
只记得他们收到的笔友来信中,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一种被称为“连环信”(或者“诅咒文”,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才听说)的信件,要收信人将该信的内容抄送给10位好友,否则要么家破人亡,要么疾病缠身……
我没有笔友,自然也没有人可以寄信。但这样的“连环信”却一度在互联网兴起后余孽尚存,在各种论坛、QQ上,甚至后来才出现的微博上大肆盛行。
“连环信”的各种变体,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赶紧保存,秒删”……等等,这些被我们称之为“标题党”或是“朋友圈文体”的文章依旧大肆盛行,而最近的例子就是“星巴克事件”。
相比这种毫无营养价值,又煽情的垃圾文,更为理性、更有价值的文章和书籍,反而籍籍无名,不仅关注量不多,甚至很多人根本不屑一顾。
常规的传播理论(文化人类学)认为,一项信息会传播,因为他是正确的,或是对人有益的。但事实证明,反而是“谣言”和“垃圾文”更容易盛行,“辟谣”和“干货文”则不为人关注。
也有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垃圾文的盛行,是适应了当前人类社会的知识困境,正好切中了一些人的痛楚(或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什么越吸引眼球,就写什么文章。然而,这些迎合的文章实际上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就像是当你愤怒的时候,不是找一群与你一样激愤的人去解决问题。
还有一些理论家认为,这些垃圾文正好让阅读者产生益处,有利于增加他们魅力或者是吸引异性。娱乐八卦广受关注,正是对于获悉了娱乐八卦的人,将其传播开来就是一种“荣耀”或“权力”。就像宗教里的很多预言家的角色,或是电影《霍元甲》里那个向众人告知“霍元甲回来了”的傻子。
我们听见饭桌上,朋友间八卦完娱乐界,八卦周边认识的人,无非也都是在充当着信息传播的“预言家”角色。从这方面看是对的,但通过其他有益的方式(传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更能获得尊重。
以上的解释都只是在为垃圾文或不良信息的勉强找到一个借口,但并未分析这些信息本身的属性。如同“连环信”或是其他类似诅咒的话语(“不转不是中国人”)一样,这些信息试图获得“永生”,或者说不断复制自己。
这是来自于道金斯的文化模因(meme)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垃圾文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善于复制和传播自己的一段“病毒程序”,通过感染宿主并俘获宿主,进一步传播自身。
在互联网时代,我从未转过一封类似的“连环信”或是“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文章,而从垃圾文的角度来看,我就不是一个很好的宿主,到此为止就中断了,它必须善于发现和捕获宿主,否则将无以为继。
之前写的《9个特征教你如何识别烂书》一文、还有《看“国家宝藏”能寓教于乐?别自欺欺人了!》的文章,表达的就是不要让一些有害或者看起来无害的垃圾信息寄宿到你的大脑中。
有些简友表示不认同,认为只要垃圾文或是烂书中有一句有益的话,也是有益的。这样的观点,忽略了两个问题:
其一:锚定效应(我在《为何初恋如此深刻地决定了你以后的择偶观?》一文中讨论过)。就是最初留下的印象,无论是观点还是信息,都可能长久地徘徊和滞留在你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清除。
其二:有益信息比率。相比起从垃圾文和烂书中获得的有用信息,其实你获取的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更多。
前几天读《自下而上》一书,书中对亚当·斯密观点的解读错的非常离谱,一不留神很容易就被作者的观念带偏,之后想要改正则很难。所以,读了几十页后赶紧舍弃,远离之。
解释了烂文和烂书容易俘获读者,源自于信息本身的“病毒”特征外,为什么好书和好文却无人问津?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读者惰于思考,如果不花力气看完一篇娱乐八卦或是符合自己品味的鸡汤励志文,谁还愿意去听你长篇大论和醍醐灌顶的讨论呢?
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里,将人类称之为“认知吝啬鬼”,说得还太过于文邹邹,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长了脑子却不用,只等着别人往里面灌水!
对于良心的写作者而言,还是放下一颗紧张的心,没人关注没人看就算了,毕竟自己写作过程中也是知识的巩固和学习过程,好文章没人看,就让他们错失掉好了。
我们[美国]的人口中有22%的人相信世界上有大脚怪、25%的人相信占星术、16%的人相信有尼斯水怪、46%的人相信(靠祈祷等方式的)信仰疗法、49%的人相信恶魔附身、37%的人相信鬼屋、32%的人相信幽灵、26%的人相信千里眼、14%的人咨询过算命先生还有10%的人认为自己和魔鬼讲过话……
——摘自:《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 〔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如果依此统计一下中国的垃圾文比例,大概可以预测:关于鬼怪的占了五分之一,关于养生的占了近乎一半,还有关于星座的大概有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