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时代的中国文明是领先的,然而却在清朝时代走向没落,然后一个掌握了历史规律的阶层通过革命,重新使得中国文明振兴起来。这种历史主义的叙述在波普尔看来是柏拉图的谬误,经过后来的黑格尔马克思发扬广大,而又通过苏联被引入到了中国。
欧洲处于现在的支配地位是什么原因?
技术?市场?自然?文化?或是制度?在彭穆兰分析看来,没有一个能够站得住脚。如果欧洲与中国的分流只是历史的偶然,那么我们基于原有历史上建立的一切理论都显得虚假或者值得重新思考了。
史学研究常常是作为当代问题思考的起点和背景。
为何中国在遭遇到外族文化挑战时,能够适当地融合,吸收与同化,如佛教,以及满族,而恰恰到了19世纪时刻,遭遇到西方挑战时,变得如此不堪。
几年前读王国斌的《转变的中国》的时候,已经对这个“加州学派”或称“尔湾学派”的所做的历史研究感到震撼了。王国斌以新颖的方法来作比较史学研究,先以中国为参照比较西方,后再以西方为参照比照中国。在研究方法上,改变了以“西方中心主义”的做法,得出的结论竟然如此不同。
王国斌指出,在工业革命前的中国和西方,在经济上面临的同样是斯密型发展模式,而两个地区在发展路径上的相似之处远远大于相异之处。在国家政治层面以及应对危机的方法上比较时,中国显示出更多的可取之处。
读完王国斌之后,其结论带来的震撼很大,他的研究成果具有着根本性的颠覆意义。然而,如何在王国斌的成果上,或者说摧毁的西方中心主义废墟上重新建立其一套重估中国经济、历史和文化的方法和研究,进而对我们日常观念进行常识性的改写,都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思考很久迟迟没有总结出一篇针对此书的评论或者值得思考的地方,因为上述想法都是在脑海里隐约存在。
直到再次拿起彭慕兰的这本《大分流》,才开始将这个学派带来的意义梳理一番。虽然王国斌在开篇就对西方经济学提出了批评,但彭慕兰则从一个个细节性的论据上,对于马克思韦伯、卡尔马克思、松巴特、布罗代尔以及众多西方政治、经济和历史学家所依赖的“事实”,以及或明或暗的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进行了批判。
彭慕兰与王国斌一样,采用的双向比较,他指出,在工业革命前,正如王国斌一样,中国与西方的发展模式都是斯密型经济,而同样面对的都是马尔萨斯发展瓶颈或危机。幸运的是,英格兰发现了媒,发现了新大陆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贸易,以及中国的银本位体系的建立,这些偶然的事件,才让西方和中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如果不是这些偶然,西方恐怕还和清末民初的中国一样,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
所以一开始,彭慕兰给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是像韦伯以及李约瑟提出的那种问题,为什么中国停滞了,而西方快速发展。彭慕兰说,应该问为什么欧洲,具体说是英格兰没有变的和长三角一样?这样的提法并不比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样的问题要不重要,当认真对待这样的提问,并比较之后,彭慕兰证明了这个问题在学术上的严肃性。
彭慕兰在最后指出,中西的这种分流并非永久性的,河流有分也有合,当代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美洲一些地区,都在经历着合流的趋势。
彭慕兰引用日本学者杉原薰的话,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结束于1945年,那么经济史的主体就是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和成长。而世界在2002年再度发生位移,转移到了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
关于类似的转型或转变的书籍,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一书。在将经济学历史化,将市场纳入到社会史和政治史来分析后,我们对于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建立依赖的重要观念,不得不进行再次评估。经济学首先是从经济运行的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而不是照搬西方已经总结出的规章制度。
例如,彭慕兰指出,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前身不过是欧洲为了从事远距离跨洋贸易所形成的一种保证。技术革新确实是工业革命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远远还没有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中国比英格兰更早使用煤,也懂得蒸汽机原理。英格兰早期的蒸汽机也不过是用在为煤矿抽水的地区,而中国的煤矿则没有这样的需要,他们更多地是如何防止煤矿自燃。
但,彭慕兰、王国斌等人的研究,不能得出一种民粹主义式的结论。这很自然地让一些左派学者以此为基础,认为存在即为合理,在政治制度上我们需要走一种更合适的路线。
对四大发明的定义就显示了中国历史的一种西方式重构,这种发明在中国古代并不构成主要的称颂对象。只有到了技术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促进发展有利的情况下,一种“当代史”的看法。因此,《大转型》的研究不应该被民粹主义解释为中国还是和西方没有差距的,无论是生物上的人种还是智力。
对于传统儒家的提倡也是在马克思韦伯的意义下得以展现,新儒家被负以重任,要解决韦伯的新教伦理问题。经济学以制度学派为主,试图在中国推进一种纯粹的理论,正是建立在认为中国传统经济无法发挥出西方经济的一套制度来,然而,在适当的条件下,无论是浙江还是广州,中小企业在以自身的创新性来促进制度的改进,正如他们的祖辈在长三角地区明清年代所做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