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现代在你看来只不过是建筑师或作家或艺术家或导演的前卫表演,虽然不至于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先锋那样受到批评家和大众们的强烈谴责,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宽容之心,但你是不是还是在心里不那么接受它。
如果在后现代里加上哲学思潮,并告诉你它可以追溯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你是不是还觉得有些勉强,因为被称为20世纪“语言学的转向”也可以这样追溯。
那么,要是也出现了“后现代科学”的转向,从热力学第二定理到耗散理论,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以及从“测不准原理”到混沌理论,整个科学也同样如哲学那样反对基础主义、反对绝对原则、反对大一统的学说。这时,你如何看待这种“后现代转向”?
如果这还不够,我们可以加上“理论和政治的范式转换”同样也“验证”了“后现代”。
这本书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后现代之路:从景观社会到类象王国,艺术中的拼凑、内爆和流行,科学里熵、混沌和有机主义以及政治范式的转换。由此而看,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只不过是自笛卡儿到启蒙运动的“现代主义”的延伸罢了,它(语言学)还继续维持着文艺复兴以来对理性、基础、本体的崇尚,而真正给现代哲学、科学以及艺术予以彻底反叛的只有后现代主义。
譬如艺术领域,印象画派、立体主义还是在企图模仿、重现着自乔托和瓦萨里以来企图用平面来展现三维世界的幻觉。
总之,本书在多方面表明,后现代不只是一种“流行的学术或艺术”,而是步入新千年前的一股强大的思潮,或者说就象“哥特”不仅是一个艺术形式,而成为那个时期的特称。
或许,任何总体性、同一性都会遭到后现代的质疑,包括用“后现代”一个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所有的现象。他们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