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关于心理学的文章投简书专题的时候,总有些犹豫。是投《自然科普》呢?还是投《心理》专题。前者明说了,只涉及自然科学,包括生物、天文、物理等,心理学自然不含在内。而后者专题里,收录的文章多是些心灵鸡汤与毒鸡汤。
有关鸡汤类的作品,一般在国外的书店里有个专门的区域,叫做self improvement,翻译为“自我提升”或“个人发展”都行。而国内的书柜上,一律归入到了心理一类(或者有的称之为“励志”)。因此,在普通人看来,有关各种内心情感的、精神或灵性追求的,都统统是心理学的内容。
其实,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也仅仅只知弗洛伊德的阶段,无论后来的发展。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是同样如此,斯坦诺维奇说,你随便在街上抓住100个人问他们知道的心理学家的名字,弗洛伊德肯定高居榜首。排名其次的,或许还有还几位在电视上经常露面的“媒体心理学家”[1]。像是上图中那些书,仅凭书名,大概都能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心理学。
普通读者心中,甚至包括那些写“鸡汤心理学”的人,恐怕也说不出几个人来。斯坦诺维奇在《这才是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在现代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大量研究主题、数据和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工作只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在这些研究和理论中占更大比重的则是5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做的工作:大卫·胡贝尔(David Hubel)、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和托斯腾·维瑟(Torsten Wiesel)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前负责人理查德·阿特金森(Richard Atkinson)的贡献。
最坏的不是弗洛伊德被高估,而是弗洛伊德的不科学的研究方法,被“鸡汤心理学家”滥用,或者根本连研究方法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悲观、自我认同,什么情绪控制、缓解焦虑,或是根据自己或身边观察到的经验就谈儿童教育、成长心理等等。
斯坦诺维奇列举的美国心理学会(APA)的56个分支机构中,有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也有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还有幼儿心理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人能够精通和了解所有领域,这是心理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心理学之所以能在20年代中期开始蓬勃发展,并且在其他学科领域里获得了基础性的地位(例如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所产生的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从非科学的方法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故事:经济学家遇到了一位弗洛伊德派的心理学家,这位心理学家说,人的行为是受性冲动(力比多)驱使的。经济学家会问,这和市场均衡有什么关系?性冲动如何决定股票市场定价?心理学家只能回答:大概做梦的时候,力比多会释放出来,然后你梦到的数字就决定了你该不该买这支股票。经济学家扬长而去……
斯坦诺维奇认为,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在以下两个方面试图向公众保证(或者大部分时候保证):
第一,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
第二,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
如果以此来说,“科普”专题或常人的心目中,为何不能将心理学视为一门科学?
那是因为,斯坦诺维奇分析说,目前经营着伪心理的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随便看看电视广告或者心理书架上的畅销书,什么“催眠减肥”、“激发潜在心灵能量”、“睡觉时学法语”,总有人在“安立”一些东西,并将自己归入到心理学之中。
在朋友圈、微博或是其他资讯网站上,这种伪心理学的内容也是比比皆是。最后,伪心理学把星座、看相,还有奇闻逸事等等混杂在一起,用一些“常识”或者“反常识”的话给人以安慰。
为了和真正的心理学区分,把那些围绕心里活动或情绪问题写的鸡汤文章,不妨称之为“心里”,甚至连“学”字也不能加。别再以心理或心理学的名义毒害人心,毕竟多少得讲些“理”吧。
所以要想真正了解自己,不妨多读读书,要想了解心理学,不妨从上述的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读起。
要真写一些心里感悟,也不妨放到情感或是散文随笔里去。
-
本句和下文皆出自基思·斯坦诺维奇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 ↩